第 1 版前言
若真的做到“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那一瞬间,时间无须管理(当然就算想管其实也没人能做到),它是你的朋友,陪你亦步亦趋走到最后的朋友。
2.慌乱
他们身上充满了矛盾——他们“既勤奋又懒惰”。
经过反复询问,认真观察,我终于明白了——很多学生“既勤奋又懒惰”的怪异现象来自他们对“时间压力”的感受。“没时间了”或者“时间不够了”的恐慌,使他们超乎寻常地勤奋。哪怕只是虚假的“勤奋”,一样能让他们恨不得废寝忘食。而同样的感受,也使他们终日不忘寻找捷径,美其名曰“提高效率”,而实际上却想着“最好不费吹灰之力”。
3.解决
很少有人会注意,所谓“管理时间”亦或“时间管理”是虚假的概念,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间不会服从任何人的管理,它只会自顾自地流逝。
我们无法管理时间。我们真正能够管理的,是我们自己。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已有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
时间是不可能被管理的。必须开启心智,看清楚,想明白: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与时间、管理或时间管理都没有多大的关系。解决问题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一切都靠积累。深信积累的力量,时间就是你的朋友,否则,它就是你的敌人。
1.孰主孰仆
我们竟然可以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
2.何谓心智
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心智与智商不同。大多数人都拥有正常的智商,但并非每个拥有正常智商的人都拥有正常的心智。
3.我的案例
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有些认识,哪怕是简单的常识,也需要亲身经历后才能真正体会
但正是因为当初的愚钝,我肯定错过了很多现在已经无法知道究竟是什么的东西。
1.速成绝无可能
虽然把“戒骄”放在前面,但“戒骄”其实是有了一定成绩之后的事情。对大多数人来说,首先要“戒躁”,才有机会“戒骄”。
越是浮躁,就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就越是浮躁。
2.交换才是硬道理
大多数人之所以会浮躁,是因为他们一无积累(或者积累太少,几乎无法换取任何东西),二无方法和经验(所以求而不得)。
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什么。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
3.完美永不存在
越是能力差的人,越有那种非常不现实又极其脆弱的完美主义倾向。他们不现实,是因为他们不懂。
4.未知永远存在
然而,为了进步,我们必须忍受一定的未知。
“第一章的内容需要在掌握后面某一章的知识之后才能深入了解”,这几乎是所有高难知识体系的普遍特征。
再强调一次,我们必须接受这个现实——未知永远存在。而后,我们只能不断尝试着适应“在未知中不断前行”。
焦虑是导致时间浪费、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
5.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其实,世界上 80%以上的职业并不过分依赖天分,更可能甚至几乎只依赖积累。
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不要常常觉得苦(这会让人忍不住顾影自怜,浪费精力与时间),而要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情趣——快乐是一种本事。
6.与时间做朋友
怎样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核心只有一个:看它是否现实。
以上提到的种种现实,包括“速成绝无可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完美永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现状无法马上摆脱”,都既清楚又简单,你必须要接受——不仅要接受,还要牢记;不仅要牢记,还要坚信,不容半点动摇。
1.估算时间
然而,有些任务是你所陌生的,那么在执行过程中就必然会遭遇各种所谓的“意外”。其实它们根本不是意外,只不过是因为你对任务不熟悉,它们才成了“意外”。实际上,这些“意外”是任何完成这个任务的人都必然会经历的事情。只有完整地执行一次任务,任务的属性由“陌生”变为“熟悉”之后,才有可能顺利解决这些“意外”。
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再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2.及时行动
所以,很多人做事拖延不过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在作祟。没有哪一个拖延的人愿意承认自己是这样想的,但当他们扪心自问的时候,他们都知道这描述一针见血。
做事情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困难,事情越有价值,困难就越具规模。
人是一种很有趣的动物,在自己做对、做好之前,通常已经了解做对、做好是什么样子。于是,无论能否做对、做好,人都觉得自己有能力判断别人是否做对、做好。所以,尽管自己不怎么样,却可以振振有词、理直气壮地评价别人做得对不对、好不好。这样看来,一个人一旦开始认真做事,被嘲弄、被耻笑的几率将远远高于被夸奖、被鼓励的几率——这几乎是肯定的。
尽管那些能真正做对、做好的人有时也会给出负面评价,但这些评价通常是“建设性的负面评价”,并不是为了获得优越感而发出的嘲弄。
对一个 5 岁的孩子来讲,未来的 1 年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 1/5,即 20%;而对一个 50 岁的成年人来讲,未来的 1 年只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 1/50,即 2%。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觉得时间运动得越来越快。
3.直面困难
无疑,他们的效率低下。而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是:回避困难。
拖延的人也并非不努力——他们会花很长时间去做事,但做的只是很多简单的事。他们每次回避困难的时候,都不是故意的,并且往往已经给自己找了恰当的借口。这借口太强大、太有力,以至他们真诚地相信:“我喜欢做有创意的事情,而现在手上的这些事情太枯燥,我确实提不起兴趣……”
所有真正踏实做事的人都知道,任何任务的绝大部分都是枯燥而又无趣的,所谓有创意的部分,可能连 1%都不到。
4.关注步骤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方法”去反复拆分任务,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功课。这样的习惯,会使一个人变得现实、踏实
8.制订预算
每个人都喜欢做有趣的事,做的时候往往并不关心这件事到底有没有用。可是,有趣的事不见得有用啊!
相信我,养成任何一个哪怕很小的习惯都需要挣扎。然而,貌似痛苦的挣扎过程,在将来的某个时刻终将变得其乐无穷
9.计划
“失败只有一种,就是半途而废。”但是,另一个事实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坚持到底不见得一定会成功。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制造永动机或者炼制长生不老丹,那么无论他怎样坚持不懈,理论上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样的目标不现实
证明我的目标现实可行的方法比较简单:● 已经有人做到了。● 我与那个人没有太大的差距。
在 35 岁时仍然在做自己 18 岁时最想做的事情的人,在整个样本群体中占的比例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计划固然重要,行动更为重要。
很多时候,只要开始行动,哪怕事先并无计划,往往也会有收获。但是反过来,缺乏行动的计划肯定没有任何意义。
而最初,在我们对任务连基本的认知都没有的时候,制定出来的计划十有八九只不过是空谈。
10.列表
判断一件事情是否真的重要,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对目标(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实现有益。
我觉得,一个人最终成功的关键,并不是因为他曾经精确地计划过自己的成功,而是坚持。走向成功的过程就好比项目的起点是南极,而终点在北极——无论最初往哪走,只要中途不改变方向,早晚会到达终点。
11.流程
如果工作电话没有拨通,那么最好用手机给对方发个短信,简要说明一下事由。
13.验收
很多人做事半途而废、不了了之的根本原因在于从未想过要给自己执行任务时的表现设计一个验收机制。最基本的验收机制是针对最终结果的,部分有经验的人因为在做事之前总是更关注步骤,并会按照需求将任务拆分成若干子任务,所以,他们甚至会为每一个步骤设计相应的验收机制。
人们讨厌考试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考试不仅是验收机制,还常被当作选拔机制
1.效率本质
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
“学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在知道它的那一瞬间,它就已经改变了一切,生活因它而变,却无法还原。我们再也不可能对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置之不理,它瞬间就能根深蒂固,无法铲除。
2.基本途径
可是没有知识,精神怎么会自由呢?精神不自由,肉体的自由又算得了什么呢?精神的自由是谁也夺不走的。
3.主要手段
“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思考、求知的过程,某种意义上就是探求因果关系的过程。
对此,托马斯·叟[SPAN]的类比特别精巧:“在茫茫而又无限的未知空间里,我们的‘知识’只不过像其中的星球一样,而星球与星球之间的空隙比那些星球本身不知道要大出多少倍[SPAN]。”所以,我们需要“信仰”、“希望”、“爱”、“奇迹”,甚至“怪力乱神”等被学者们称为“必要之幻觉[SPAN]”的东西去填补这些空隙才能心安。
4.经验局限
谈到这里,我们已经触及所有学习过程[SPAN]中最大的障碍——经验主义。所有的人或多或少都是经验主义者,
群体经验局限的根源是人类的寿命有限。
个人面对无法亲身体验的知识,其表现往往为恐惧;而群体面对无法亲身体验的知识,其表现往往为疯狂。
有句话非常精辟:“很多时候,人们的善良出自于软弱,而他们的残暴只不过来自于恐惧。”哥白尼深知这一点,所以他直到临终时才敢正式出版《天体运行论》。
人们常说“经验宝贵”,然而在某些时候,所谓的“经验”恰恰就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甚至是我们进步时可能遇到的、稍稍出点差错就无法逾越的鸿沟。
美国前第一夫人罗莎琳·卡特[SPAN]就观察到了这样一个现象:“优秀的领导,能够把人们带到他们想去的地方;而卓越的领导,能够把人们带到他们应该去但是没想过要去的地方
在人们探索未知、寻求真理的时候,困难大都来自如何正确地理解“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
5.自学能力
从理论上讲,一个人本科毕业之后,应该有能力自学他所需要的任何知识。
自学能力的基础是阅读理解能力
很多人根本不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顶多是“识字”而已(弄不好识字量也很有限)。
输入完成之后,信息要经过大脑进一步处理:需要记忆的,就要记住,并且可能要依赖复习才能真正记住;不需要全部记忆而又有用的,就要用文字存档,并且要想办法保证将来能够找到;新输入的信息与曾输入的信息如果类似却不完全相同,就要花时间仔细分辨,以免将来使用的时候出差错;新输入的信息与曾输入的信息如果有关联,就要想办法研究清楚——要知道,大脑中存储的信息要多到一定程度才可能“融会贯通”……
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有严重的阅读障碍:不少人高中毕业之后就不再读任何书籍,偶尔看看报纸杂志上的短文(或者互联网上的帖子)也常常断章取义——他们不是故意的,而是无法认真、仔细地把每个字都看清楚,更不用说揣摩字里行间的逻辑关系了。
这里提到的“写作能力”,不是写小说的能力,不是写诗歌的能力,不是写剧本的能力,也不是写散文的能力,只是写作能力中最基本的一种——写出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说明性和说理性文章的能力。
。我国的语文教育忘记教会学生如何用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文字记录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便将来通过共享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所以,中国人做不出 Linux[SPAN],做不出维基百科[SPAN],写出来的网志大多是无病呻吟的心情日记。
我看到过一句令人非常震撼的话:很多人正是因为没有目标才不停地“学习”。
我们的大脑有一个运行机制叫做“选择性输入”,其具体表征在很多人身上都有体现:他们只能听到自己喜欢听的,只能看到自己想要看的。
然而,对一个挣扎着发展自己心智的人来讲,“选择性输入”就是一个可怕的敌人。对抗“选择性输入”的最好办法就是借助我们最好的记录工具——纸和笔——有条件的话,最好固定一段时间来把那些目前暂时无法理解的、支持的、反对的、无所谓的论点和观点记录下来。
一个有着这样良好记录习惯的人会获得他人无法拥有的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反刍”。这种“反刍”能力是我们避免成为“选择性输入”受害者的重要保障。
这个关系曲线更可能是阶梯状的:学习过程中有很长时间一点进展都没有,但从某一刻开始突飞猛进,而后又是长长的一段所谓“平台期”。
1.勤于思考
综合来说,在全人类中,能用简单且清楚的方式把问题想明白的人几乎不到 4%。
从这个角度看待历史,可能会得到令人胆寒的结论:人类发展史就是极少数想明白了的人不停挣扎的同时,被绝大多数想不明白的人谩骂、侮辱、陷害、谋杀的历史。
独立思考[SPAN],只不过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的过程。
这也展现了一个无奈的事实——我们生活在一个信任成本极高的社会。
诉诸权威,本质上源自人们对确定的渴求。面对未知,我们希望有人能够清晰解答;面对争议,我们希望有人能够一锤定音。
然而,没有几人愿意最终面对不确定的答案、不确定的结果。这样看来,“固执己见”和“六神无主”应该是近义词。
权威不是用来迷信的,权威在更多时候本应该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辅助工具,而且我们在某些方面需要权威的同时,自己也会尽量成为某个方面的权威,这是社会大分工的基本意义。
首先要了解:权威不一定等于正确。进一步要明白:就算权威正确,也只是权威表达了正确,而非正确属于权威。最后要清楚:准确地说,权威只是权威,正确就是正确,它们俩什么时候都不是一回事。
2.思维陷阱
我们与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之间就好像有一层毛玻璃一样,我们把所应用的概念打磨得越准确,就相当于把那层毛玻璃打磨得越透明,把这世界看得越清楚。但是,如果让一些错误的、不必要的概念死灰复燃,就会把那层毛玻璃弄得更厚、更不透明——所谓“混淆视听”。
其实我们说某个人“脑子清楚”,就是指那个人的脑子里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毫无必要的、不讲根据的、混淆视听的概念。或者说,他可以清楚地了解那些概念是什么样的,以至一切在他的脑子里都非常清楚。
学习任何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楚它所有的基础概念。不夸张地讲,任何一个学科的所有知识,都是由这些概念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
所谓“脑子混乱”的人,其主要特点就是把根本不是一回事的东西当作一回事。因为他们构造世界的概念是粗糙、混乱、未经细分与整理的,所以他们的世界也只能是粗糙、混乱、无法理顺的。
不知道“目标”与“计划”之间区别的人,意识不到自己可能会因为死守计划而最终无法达成目标……
而“撞大运”的特点是:这次运气好,会导致将来运气必然不好,因为运气好的概率不可能很高——根据“运气”的定义,概率高了,就用不着运气了。
拒绝接受不确定性的一个根源在于害怕复杂、奢望简单。
3.因果关系
以上的分析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却又清楚的道理:要做一个用心的人,要用心做事,因为这世界其实也有“心”。
罗伯特·莫顿[插图]教授发现了这种现象,并将其命名为“自证预言[插图]”——如果人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其原本并不见得一定会发生),那么这件事情最终真的会发生。
自证预言的运作机理颇有些令人迷惑:好事很少心想事成,坏事往往无中生有。但
喜悦会使一个人停下行动去享受喜悦,而恐惧却恰恰相反,会引发一个人马上采取行动去避免危险。事实上,这种出于恐惧的决策几乎总是事与愿违。
5.举证责任
“谁主张,谁举证”不仅是一个法律术语,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然,你还可以想象,对某些人来说,如果证明鬼魂根本不存在的难度是 10,那么证明鬼魂存在的难度是 0。
当有一方(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担举证责任的时候,讨论就没法正常进行下去了。
拒绝承担举证责任的方法很简单,连那些不懂举证责任的人都可以自然而然地运用:提出一个观点之后,要求对方进行反证。
他们的逻辑是:既然你无法证明我是错的,那么我就是对
而与此同时,证明肯定论断[SPAN]的难度与证明否定论断[SPAN]的难度也相差巨大。在多数情况下,证明否定论断要比证明肯定论断难得多。
9.辨析感悟
并非只有科学家才要遵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也并非只有专家级别的新闻工作者才要分清“看法与事实之间的区别”,其实每个人都需要清楚地认识“道理”和“感悟”之间的巨大差异
方面,我们倾听任何人讲话的时候,都不应该带着防备、质疑的心态,那样可能会让我们遗漏重要的信息,因为心态会成为有色眼镜,使得我们只能收到过滤之后的信息。但另一方面,我们最终若是对所获得的全部信息不加分析、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也同样是危险的、有害的。
10.克服恐惧
人们总是喜欢用善恶区分一切,但这其实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更有意义的区分是“强”与“弱”。
一个人的强与弱,实际上就相当于他的勇气减去他的恐惧之后的分值——如果是正数,那么他是强的;如果是负数,那么他是弱的。所有人的起点都是负数。但凡是人,都要经过很多的挣扎才能使这个算式的结果变成正数。并且无论是谁、无论这个人有多强,都不可能完全消除恐惧。勇气可能等于零,恐惧却永远大于零。
11.辅助工具
恰当而又正确地使用语言,可以帮助修复思维漏洞。
以下一些句式最好经常使用,因为它们特别有助于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并且也有刺激思考的作用:● ……是一回事,而……是另外一回事。● ……和……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 ……不一定……●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 ……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解释)。● ……看起来像……可是……● ……而事实却可能远比看起来的更为复杂(简单)
● ……然而,(这个论断)反过来(陈述)却不一定成立,因为……● ……其实很可能与……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和……之间不一定是单纯的因果关系,它们也可能互为因果。● ……和……之间的比较也许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不过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 ……有一个通常被忽略的前提。● ……尽管听起来很有道理,然而却完全不现实。● ……也许有人会说……但是这种质疑却……这些句式看起来简单,却往往能带来不同凡响的思考结果。
1.学会倾听
不夸张地讲,倾听能力的强弱,几乎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为绝大部分时间里,任何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听某些人的话,或者,反过来,依赖某些人听他的话。
这也就导致另一种让人无奈的现象产生:人们只能听到自己想听到的,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因为摆脱局限首先要去了解局限、了解它的根源;而除了时间之外,人生中的局限大多来自自身。
因为人在理解一样东西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调动一切已知信息去和它进行匹配。
不断收集、整理、修正自己的判定类知识,就好像是为自己编织一张“滤网”,以阻止无效的概念类知识的进入。
在了解“应该做什么”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最不应该做的是什么”。
为了真正做到有效倾听,最需要克制的就是“过早质疑”。
不成熟的人、思维简单的人更倾向于频繁地插话,并且他们总是认为“我已经了解你要说什么了……”
为了让自己听得更有效率,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个简单而又实用的原则:就算需要质疑,也一定要等到对方把话说完
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余的脑力处理两个方向的信息:“回顾”与“预期”。
说者的语篇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事实和看法。
一旦决定倾听,就要主动帮助说者进入“倾诉”状态。
另外,在很多时候,说者尽管在说,但他们的这个动作也许是被动的。回想一下,我们曾有多少次听到一个人在一口气说了很多话之后慨叹:“我怎么会说这些?”
2.说与不说
一般来说,我们可能获得的建议是这样的:得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这个建议的意思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能说的话、该说的话、说出来别人能听的话。
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
没有人从一开始就拥有一切,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东西,都要靠努力争取才能获得。
尊重只能靠积累获得,这是铁律。
有时,我们知道自己说的是对的,可还是没有人听得进去。绝大多数人面对这种情况会多少有些失落,甚至愤怒,可事实上,这往往只说明一个问题——还没有赢得足够的重视。
所以,每个人其实都多多少少会高估他人对自己的重视程度,又因为这个结论,进而低估他人的评估能力。
对很多人来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SPAN]”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最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做法
3.交流守则
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并不知道自己是谁,它甚至无法把自己与周遭的世界从意识上分离开来。它会以为自己就是一切,一切都是自己。它饿了就哭,哭了就有吃的。于是,它会觉得自己饿的时候全世界都饿,自己痛的时候全世界都痛,自己动的时候全世界都在动。心理学称这种状态为“共生”。
所以,如果不经教化、不经训练,或者不经自我挣扎,人有可能一生都无法从思想上摆脱共生状态。
我们必须让自己脱离思想上的共生状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不断寻求真相,而寻求真相离不开讨论。
如果单凭麻雀的声音不够好听就让它闭嘴,那么很快森林里就会只剩乌鸦在大声呱呱……
第一个原则: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
双方想要进行有意义的讨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SPAN]”。例如: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不能随意作出判断;有了确凿的证据,就算结论令人难以接受也必须接受;错了就要承认并进行改正;对了也好,错了也罢,不许向对方进行人身攻击,对事不对人;谁有道理就听谁的;如果双方都有一定的道理,那就要看谁的理由更站得住脚,谁的结论更实际;
每个人最终拥有的能力都是依靠积累获得的。积累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想明白这件事,就很容易做到心平气和[SPAN],不至于像挨了打却又无能为力的孩子一样生自己的闷气然后开始仇视社会。
第二个原则: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它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
看清了这件事,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如果我们在任何讨论中发现参与者里面有“自以为是”者存在,那么最好的选择只有一个——退出讨论。
第三个原则: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解释或理解
我们在讨论(甚至争论)的时候,原本的焦点在于“事实”,而非“看法”,因为“看法”无法争论——“看法”只是对事实的“理解”而已,“理解”本身又不一定可靠。
对任何事实,每个人都有看法,这话不假,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这句话却是非常扯淡的——对很多人来说,那看法究竟是不是他的,他自己也不知道。大多数人根本不思考,而少数肯思考的人的大部分又不懂得应该如何思考,所以,绝大多数人只不过是环境的产物而已。很多时候,所谓的“主流”观点并非因为“正确”才成为“主流”,而是因为它恰好适合(或者迎合)那些不善思考、不愿思考的人的感觉。
大多数人的大多数看法,基本上都是被灌输的,只不过对他们来说,那些“想当然”的看法早已与他们共生多年,不分你我。
5.勤于反思
摆脱经验主义的第一个技巧就是“了解经验的局限”。
其实,求知的路走到一定程度后就必须依靠勇气,而非智商。
观察和阅读,是扩充有限的自我经验的最好手段。
类比思考几乎是跨越已知与未知之间鸿沟的唯一手段。
因为读杂书会大大提高一个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一种理解能力)。阅历丰富、博览群书的人,肯定拥有更强的理解能力,因为他们在遇到未知的时候,更有可能迅速地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中找到可以用来类比的信息。
1.兴趣
对一个人来说,某件事情只要能做好,并且做到比大多数人好,他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兴趣。
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虽然并非绝对,但完成大多数事情,确实都需要熟能生巧。做得多了,自然就能擅长;擅长了,自然就做得比别人好;做得比别人好了,兴趣自然就浓起来了,而后就更喜欢做、更擅长……进入良性循环。
2.方法
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由此可见,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准确地说,是大量时间的投入。
相对于坚持,方法有多重要呢?很多时候,哪怕说“方法不重要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其实也不是特别过分。
3.痛苦
上了岁数的人遥望过去的时候,那些曾经让他们痛苦万分的事情早就被他们忘干净了,或者,他们早已无所谓了,然而,那些美好的事情他们却都能记得清清楚楚——他们当然会怀旧!
曾有人这样比喻:“如果说记忆本身是葡萄,那么回忆的过程就是发酵。每个人都有努力使自己的历史变得更加清白、更加美好的倾向,所以,人往往会不自觉地给自己的记忆进行各种形式的修补,甚至进一步的加工,然后才会觉得心满意足。”
因此,背单词的时候,或者更一般地说,在做任何一种必须记住大量信息的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由衷地把这件事情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
他不仅是个有能力自律的人,还是个有能力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他用自己心智的力量给抽象的目标赋予了实际的意义,并从此拥有了比那些无法感知抽象事物的人更多的动力。坚持不懈是什么来着?策略加上重复。他的策略使他比别人重复得更轻松、更愉快,所以,最终他属于那些成功的少数派。
4.比较
嫉妒源于对自己和他人之间差异的扭曲理解。大多数人一生无法摆脱由比较而产生的情绪——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当然,还有更可悲的——有些人寄希望于下一代,而不顾自己的经验完全是“错误的经验”,只是单纯而又愚蠢地认为自己的经验毕竟是“多年的经验”……
其实,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成长。如果“成功”是与他人比较的话,那么“成长”则是与自己比较——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明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之间的比较。
5.运气
一个人觉得“幸运”,是因为他的欲望得到了满足;而一个人觉得“不幸”,是因为他的欲望遭遇了落空。
相信运气其实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有些人不喜欢甚至害怕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而且,越脆弱的人越希望获得控制权。同时,他们越是意识到自己没有控制权的时候就越害怕。
!” 所以,爱默生[SPAN]说:“弱者相信运气,强者只究因果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心理学现象:如果一个人相信好运气,那么他的生活并不会因此变得更好或者更差;可是,反过来,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是个倒霉蛋,那么他的生活一定会因此变得更糟。
大约 2500 年前,塞内卡[SPAN]就把这件事说得非常清楚:“所谓幸运就是当你准备好的时候机会来了
所以,千万不要相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一个人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对他来讲,不存在任何机会。
6.人脉
所有的人都喜欢并重视甚至偏爱一种交换——公平交换。
尽管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但他们的所谓“友谊”实际上只不过是某种意义上的“交换关系”。
当然也有持续下去的情况,但与其说这是由于另外一方珍视友谊,还不如说这是另外一方在耐心等待下一次交换,以实现“公平”。
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前提。
才华与学识,是一定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的。
人的身边都是优秀的人,就往往会出现没有人求他帮忙的景况,因为优秀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以耽误别人的时间为耻,同时,这些人恰恰因为能够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才被其他人认为是优秀者。
甚至,这些优秀的人会获得意外的帮助。一个优秀而有价值的人,自然会引来其他很多优秀而有价值的人主动为其提供帮助,而这时候的帮助往往是“无私”的。
我由此领悟,真正的关心最终只有一种表现:为某人某事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哪怕“浪费”时间。
当我们把时间花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相当于在他身上倾注了自己生命的一段——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那个人和那件事都已经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7.自卑
优秀的人更容易自卑。
停止嘲弄他人。生活中我们很少真的遇到他人的“弱”影响了我们的“强”的情况。嘲弄别人“弱”往往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强”,而真的“强”是不需要证明的,需要证明的“强”其实是清楚自证的“弱”。通过嘲弄他人而获得的“强”的感觉,必然是远离“真实的自己”的,在别人眼中,这种做法通常也只会被看作嘲弄者本身“自负”而已,而嘲弄者所体会的“自信”亦不过是严重扭曲的幻觉。
其实,更准确地说,克服自卑只需要“尽量漠视自己的优点”就好了。
在自己的语言中,把“优点”和“缺点”这两个词替换成“特点”。
如果仅仅因为一个人“自卑”了一下、“自负”了一下或者“虚荣”了一下,他身边的人就受伤了,那么有问题的其实不是他,是他身边的人——他们太脆弱了。
8.灵感
”我当时的回答是:“继续找。凡事都不过是靠积累。”
“博学”背后的真相是——有意识地积累!
而更多的信息或者信息碎片是无序储存的,甚至是很难通过意识直接调出的,这些部分往往被人们称作“无意识”或者“潜意识”的。梦境就是潜意识存在的最基本的证据。
可能出于同样的感受,李敖[SPAN]曾戏谑道:妓女不需要靠性欲来接客,作家不应该靠灵感来写作
当时间陪伴你足够久的时候,它自会给你的耐心相应的回报。
9.鼓励
永远鼓励身边的人,哪怕多少有些盲目。
因为很多人之所以做事裹足不前,浪费时间甚至生命,原因就在于他们是必须获得别人的鼓励才敢于行动的人。
10.效率
这也会使你非常清楚一个简单的事实:选择意味着放弃。
某种意义上,我们不得不说,这样的人心智发育不是很健全,因为他们太容易满足并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感官刺激,而很少甚至无法感知那种需要通过复杂的劳动才可以获得的心灵上的愉悦。
如果我们一整天都在做那些非常重要但可能并无乐趣的事情,那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完全摆脱了大脑的控制,进而成为大脑的真正主人了。
如果有一件需要你每天专注 4 小时才能实现的事情你竟然坚持做完了,那你肯定会被身边的人羡慕。比羡慕更重要的是,你会因此赢得尊重——他们知道自己做不到,尽管你并没有、也没必要提醒他们。
11.节奏
很多人的计划之所以无法坚持,是因为他们的计划实际上是“超人计划”——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我们应该记住的是: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去做,做很久很久。
12.物极必反
有些时候,你可能不太喜欢你的家人或者某些亲戚,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那可能是你自己造成的呢?
为了在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不碰壁,我们要学会不停地帮助身边的人。
一定要尽量抽出时间详细地回答前来问你一道难题解法的同学——只要你确实知道正确的解法,因为知识往往会在传递过程中让交流的双方都发现新的意义。
相信我,要想提高自己的社交质量,最好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倾注在“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这件事情上—— 哪怕只在某一个方面。
第 8 章 积累
任何积累都需要时间,而且必然需要漫长的时间。也正因如此,大多数人才不肯积累,不愿积累,甚至不屑积累。
而实际上,如若真的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下来,收获最终很可能是 P(1+i)365,其值取决于每天进步的量(i)和起步时的实力(P),这是夏洛克[SPAN]的算法——指数级增长。
学习效果差,就是因为“怕麻烦”而造成了疏漏;工作成绩差,也不过是因为“怕麻烦”而偷懒所导致的。
甚至,可以说,只要仔细观察一下,我们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很多人生活不幸,其实只不过是在作关键决策时因为“怕麻烦”而产生了失误……综上所述,无论做什么事,要是怕麻烦就废了。
想要做成事,必须不断解决麻烦。
耐心的父母更容易培养出耐心的孩子,相信积累的父母更容易培养出相信积累的孩子。
亚伯拉罕·林肯[SPAN]曾经说过:“男人要为自己 40 岁之后的长相负责
坚信积累的力量,即便遇到了尴尬,即便感觉“没时间了”,也要选择积累。
第 1 版推荐序
人生是马拉松,胜者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
越是勤奋的人越输不起,越是输不起的人越勤奋。
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戏剧性,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时间只与那些努力的人做朋友。
做人要勤奋,做人要执着,但做事不一定要图快。马跑起来比骆驼快,但骆驼一生走过的路却是马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