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生气,但不要越想越气

助你放下受害者心态,避免情绪化思考

水岛广子

“情绪”究竟有什么作用?

一般来说,“情绪化”指的是人被情绪支配,无法进行冷静的思考。

例如,“不安”是一种在安全得不到保障时涌现的情绪,当我们感到不安,便会谨言慎行。

生气是因为“计划落空”

因为“计划落空”而身陷困境,是愤怒的内因之一。

不妨坦然认可自己的情绪

关注情绪、认可情绪,才能把真正的感受传递给别人,避免误解的产生。

生气是因为“遭受冲击”

冲击是在突然之间动摇了这种“按部就班”的基本姿态,因此人们会在遭受“冲击”的时候将其视为一种“攻击”。

”(言下之意是“这人真是无知,连理所当然的事都不知道”),这种对他人评头品足的姿态本身就是十足的暴行。

当一个人遭受冲击,他会将其视为“攻击”。

为什么评价他人会演变为一种暴行?

前文谈到评价具有暴力色彩,而评价同样会引发愤怒。

时速128公里是超速行驶,这就是一个客观评价。也就是说,这个评价不会因为评价者不同而发生任何改变。

我将客观评价称为“评定”(assessment),比如疾病的诊断结果等(评价者具备一定的经验和能力)都属于此类

而与之相对的是主观评价,我将其称为“臆断”(judgement),它取决于评价者在某一阶段的自身经验和感觉,具有明显的主观色彩。

一旦主观评价被散播为所谓绝对正确的事实,就有可能演变为“臆断”这一严重暴行。

把主观评价当作客观事实散播出去,是对他人的暴行。

怎样避免“愤怒”发展为“情绪化”?

计划落空、遭受冲击,或是被贴上了标签,人自然而然地会产生愤怒和不安的情绪。

因此,第一步,也是基本原则,就是要“将通常认为最好置之不理的负面情绪视为自然的、有益的情绪”。

认同愤怒的情绪,不然“情绪化”会愈演愈烈。

“情绪化思考”让人越想越气

由此可见,“情绪化”的症结不在于情绪,而在于思考的方式。

其原因就在于,我们会因为自身无法克制怒火而激发新的怒火,进而让大脑失去理智。

“情绪化思考”会源源不断地制造“愤怒”。

“情绪化”的背后是“不想被人小看”

“情绪化”的背后是“不想被人小看”

越是思考“他有没有把我放在眼里”,人也就越生气,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不能被人小看”。

越想让人看得起,反而越发让人看不起。

“情绪化”是一种不合理的自我保护

基于这种观点,可以说“情绪化”是一种剑走偏锋的“心理防卫”。

“情绪化”的自我保护,会让人暴露在更严峻的危险面前。

“解释”能够比“发脾气”更好地保护自己

“解释”能够比“发脾气”更好地保护自己

发脾气也是一种“防卫偏离”,别人可能并不知道你的诉求。

为什么会一错再错?

所谓“情绪化”,指的是情绪占据主导、人失去理智的状态。除了“愤怒”之外,“不安”也是一种会导致这种状态的情绪。而且它与“愤怒”一样,会在“情绪化思考”的作用下滋长繁殖。

我们一直在谈论“情绪化”,而“情绪化”本身其实也是一种“防卫偏离”。

“情绪化”类似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首先,易于“情绪化”的人的特征之一,就是他们“对自己真正的情绪缺乏足够的了解”。

创伤后应激障碍可以通过很多方法加以治疗,在我的专业——人际关系疗法范畴中,就可以通过让患者关注情绪来达到治疗效果。

患者需要通过直面情绪并向值得信赖的人表达自己的情绪,找回对他人、对自我的信任感。

由此可见,正视自己的情绪十分重要。即使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我们的身心也能感应到某些问题,并且将其以某些症状表现出来。

症状的出现,往往是在提醒我们:这个人需要帮助。

什么是自我肯定?

自我肯定是实现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条件,而自我肯定程度低则与“情绪易于激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是否感觉“现在这样就挺好”?

只有肯定现在的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

被情绪所左右的人无法了解对方真正的需求,而且会在周围人群中制造紧张的空气。

麻烦的根源在于“角色期待”的偏差

所谓“角色期待”,指的就是“你之所以会对某人产生不满,是因为这个人没有达到你的期待”。

弄清楚自己怀揣着哪种“计划(期待)”,可以减轻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压力。

善用情绪,有别于“积极思维”

然而,像这样否定和压抑自己的情绪,日积月累,总有一天,不是在郁积中爆发,就是在郁积中灭亡。否定自然产生的情绪是极其不健康的。

想说的话为什么会说不出口?

“受害者心态”指的是“只有自己吃亏”“只有自己被迫牺牲”“为什么总是只有我……”等一些感觉。

想说的话说不出口,一直憋在心里,很可能是因为自我肯定程度低。

自我肯定程度低的人,往往戴着“我说的话没人听”的有色眼镜。

男性对于“向什么方向努力才能得到表扬”非常敏感。

自我肯定程度低的人,常常这样说话

但是由于自我肯定程度低,她不由自主地说“去哪儿都行”,其结果自然是变得“情绪化”。

但是很多时候,如果你勇敢地去尝试表达,并且所表达的期望被对方欣然接受的话,那么自我肯定的程度就会因此而得到提高。

尊重彼此的“领域”,才能建立成熟的人际关系

尊重彼此的“领域”,是成年人建立成熟的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

其实,几乎所有的“情绪激动”,都与缺乏“领域”意识脱不了干系。

当“情绪化思考”不停地在脑海中萦绕,那么它不仅会激化对方所引发的愤怒,还会让“自己有错在先”的焦虑感愈演愈烈。

将价值观强加于人,是在入侵对方的“领域”。

对自己的“领域”负责,不要忍气吞声

从表面来看,能够忍耐常常意味着这个人更加“成熟”,但这种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

对自己的“领域”负责,意味着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这要比日复一日地忍气吞声更加“成熟”。

总而言之,为人处世时要真诚面对自己的情绪,这样不仅会有更多的人施以援手,还能够避免自己变得“情绪化”。

成熟的表现是“如实相告”,而非压抑自己的情绪。

怎样避免自己的“领域”被入侵?

其实,具有严重臆断倾向的人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如果能够把这个评判看作是朋友在他自己的“领域”内发牢骚,而不是“看不起我”,那么我们得到的结论就会变成“他这个人呀,张口就来,都不考虑考虑别人的情况”。

不必把别人的臆断带进自己的“领域”。

“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为什么让人生气?

对于那些把“为了你好”挂在嘴边的人而言,也许最好的办法就是和他们保持距离。

提出劝告为什么会变成一种暴行?

当然,好的劝告方式也是有的。最恰当的方式是充分把握对方现状,在认可“现在这样就挺好”的基础上,再提出建议:“我的想法是这样的,能不能做一些改变?”

听到别人问“你能不能这么做?”的时候,如果感觉心里不舒坦,就说明其中包含了否定自己的要素。

“忍耐”是明明遭受侵害却视而不见,任由负能量不断累积。

我们要这样想:“对方只是在他自己的‘领域’里自说自话,随他去吧”,而不是“我被这么批评了也只能忍着”。如此一来,我们享受其他事物的心情就不会受到影响了。

把让自己不舒坦的劝告看作是“对方自说自话”。

总忍不住好为人师该怎么办?

而所谓围攻,就是通过挑错和贬损性的语言行为,在对方面前塑造自己说一不二的姿态。

当事人违背了建议的铁律:在提建议时应该对事不对人,将“行为”和“人格”区分开来。

遭到严厉训斥、人格被否定的人,常常会患上心理疾病,对工作产生极为严重的畏难情绪,结果很可能是一错再错。

此外,要注意少用“为什么”来提问,因为“为什么”也是容易诱发人格攻击的语句,类似于在说“你这个人怎么这样呀!”

“为什么”这句话经常用在“为什么……做不到!”等批评对方的情境,本身就带有责备的语气,所以使用时要格外小心。

为什么越强调“正确”,越会让自己虚弱无力?

而且,一旦当事人陷入“我在这里‘伸张正义’,大家伙却无动于衷”的状态,就会引发“防卫偏离”,情绪也会变得更加激动。

越是坚信自己绝对正确,“防卫偏离”的程度就会愈发严重,导致事态不断恶化。这不仅会破坏人际关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这还会让自己变得更加虚弱无力。

情绪越激动,就越难以博得他人的共鸣。得不到共鸣,就会陷入孤立。

“情绪化”的成因之一,也就是“别人看不起我”“别人不尊重我”等“情绪化思考”,实际上是把“我是不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的决定权抛给了对方。

越纠结于自己的“正确”就会越孤独。

“情绪化”是对“正确”的执念

世间每个人的境遇都不尽相同,“正确”自然也因人而异。

不论个人还是国家,都要具备这种“领域”意识——尊重彼此的差异性,而非单纯物理意义上的“领土意识”。

人为什么想要别人认同自己的“正确”?

这里可以给出一个结论:当一个人变得“情绪化”,说明他在那一刻是欠缺自我肯定的。因为真实的自己得不到认可,所以就采用“让对方明白我是正确的”的方式,寻求他人对自己的肯定。

不要依赖别人来“肯定自己”。

关注真实感受,而非正确与否

如果纠结与自己内心无关的“正确”,那么就会把批判权交给他人,自己像牵线木偶般时喜时悲、为他人所伤。

追随自己内心的真实,就无须在意他人的评价。

双方的“正确”标准不同,该怎么办?

首先要说明自身情况,而不是试图改变对方。

对“谁对谁错”最敏感的是内心受过伤害的人

前文已经谈到两个有助于跳脱出“谁对谁错的拔河赛”的重要方法,一是“追随真实感受”,二是“向对方说明自身情况”。

而“共情”指的是理解对方的真实感受,让倾诉者体会到人性的温暖。最好的“共情”者,既能聆听对方倾诉并感同身受,又能在共情时尽可能保持“你是你,我是我”的距离。

敞开心扉时要选择能与你“共情”的人,而非“共鸣”的人。

不小心实施了职场霸凌,该怎么办?

人不可能单纯针对某一种行为进行没完没了的批评,但凡批评个不停,必然是东拉西扯翻旧账,批评到对方的人格:“你这个人总是……”“之前那一次也是……”

“这种芝麻大的事何必纠结”,终究是自己“领域”内的看法,而站在对方的“领域”内来看,这未必是一件“芝麻大的事”。

当事人觉得“这种芝麻大的事何必纠结”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将自己的感觉强加于人,也就是侵入了对方的“领域”。

总而言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领域”。纵然你是对的,也要想一想,也许在对方的“领域”里,他也有着他所认为的“正确”。

指责别人“何必那么纠结”,是在侵犯对方的“领域”。

不要因为“绝不原谅!”的想法而自责

但是,无法释怀的仇恨会让人生变得分外痛苦。

“自己虽然遭遇了大不幸,但这并没有改变我做人的本质。”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就能够“原谅自己”。

【习惯1】掌控自己的身体状态

但是,喝酒会让思维变得迟钝,自控力降低,让人陷入“情绪化思维”,情绪不断高涨且无力自拔,变得更容易妄下论断、口无遮拦。疲劳也会引发同样的情况。

并非只有情绪才是“真性情”,这些思考同样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个性。因此,经过深思熟虑的表达,才是“这个人的真心话”。

当思维的控制力下降时,自己要有所察觉。

【习惯2】转换视角看问题

尤其是那些平素就认为“自己不被人尊重”、自我肯定程度低的人,更会因此放大“总是自己吃亏”之类的“受害者心态”,更要格外引起注意。这时我们要学会转换视角,把这个问题看作是对方“领域”的问题。

易于“情绪化”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就具有强烈的“受害者心态”。

每次发火的时候,一定不要陷入“为什么总是我”之类的“受害者心态”,而要养成转换视角的习惯——“虽然我的脚被踩得很疼,但是他道不道歉是他的事。

【习惯3】写“好友笔记”

提升自我肯定程度,是“避免‘情绪激动’的习惯”的一个关键。

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记录情绪”→“模仿好友安慰自己

【习惯4】从“我”出发看问题

例如,当别人对自己恶言恶语的时候,想着“(我)受伤了”,会比想着“(他)看不起我”更容易走出负面情绪。

【习惯5】放下“应该”,为“希望”而生活

“应该做这件事”“事情应该是那个样子”等想法,会让人变得更加“情绪激动”。

如果陷入“应该”思维,可能会把“所有人都应该这样,但他却没有做到”之类的个人“正确”强加于他人。

【习惯6】远离让人“情绪激动”的现场

当两个人面对面情绪不断碰撞,而且愈演愈烈的时候,只需要离开发生争执的那个地方,人就能冷静下来。

【习惯7】找到“自动开关”,关闭“心灵百叶窗”

很多时候,“情绪激动”的场景都会反映出一个人根深蒂固的自卑和深深的心灵创伤。

怎样面对职场霸凌的可怕上司?

首先,刚才也谈到了,要把“情绪激动”的上司看作一个“正头疼不已的普通人”。其实他非常弱小无力。

怎样面对突如其来的语言暴力?

“出口伤人的对方”和“被语言攻击的(未能妥善应对局面的)自己”,合力形成了持续性的“情绪化”。

陌生人突然发火了该怎么办?

正是因为自己也觉得自己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所以才会在外界的刺激下变得“情绪化”起来。

不小心陷入网络骂战该怎么办?

网络社交平台是“情绪化”人群的聚集地。

而这也符合“愤怒的人本身就身处困境”的规律。

怎样应对情绪激动的特殊人群?

化解这种情况的一个有效方法是采取“倾听对方烦恼”的姿态。

当然,这样做并不代表承认“自己错了”,而是“不再争论‘谁对谁错’这个层面的问题”。

非典型发展人群大发雷霆时应该怎么办?

“孤独症谱系障碍型”和“注意缺陷障碍伴多动症型”的共同特点是:这个人对单个事物的关注会占用他全部的感知能力。

因为非典型发展人群普遍都很认真,所以只要布置给他们合适的任务,他们就能取得非凡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