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以终为始,是指做任何决定都可以站在未来看今天,把未来看清楚,今天就不会纠结。思行合一,是指我们要发现支配自己行为的理念,并将其明确化,每日生活就是去践行这些理念。一旦理念与现实发生了重大冲突,那就去迭代理念,直到它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果只是涉及选择问题,那就按照理念去做抉择,而不要被短期利益所支配。高度透明,是指我们要经常谈失败、谈焦虑、谈坎坷,只有这样,才能时刻与外界交换“能量”,从而提高自己。多点支撑,是指在追求财务自由和精神自由的路上,单靠单点支撑是不稳定的,要再寻找其他的支点,多点支撑才会使人生的道路越走越踏实,越走越宽阔。
人生商战
如果把自己比作一家公司,你是否能实现“永续经营”?
一个没有明确商业模式的个体是不具备超出平均值的竞争力的,也无法拿到让自己满意的经济回报。
人生商业模式大体上可分为四种:第一,无杠杆卖时间,即单位时间只能卖一次,且只能卖给一个人,公司的雇员和小企业主(包含小型淘宝店家)一般属于这一类;第二,有杠杆卖时间,即单位时间可以卖多次,且可以卖给多人,卖出的份数和客户数与杠杆比例相关,杠杆比例基本受制于其个人品牌,艺术家一般属于这一类;第三,花钱买时间,真正的企业家属于这一类,他们获利的秘密在于“他人的时间和他人的金钱”,这就是企业家借贷和雇人的致富秘密;第四,花钱买“厉害的人”的时间,价值投资者则属于这一类。
在工作中更加追求成为一个“合伙人”、一个合作者,并以这种心态对待老板、同事和客户。
对很多人而言,必须在“雇员”之外再选一种商业模式,即在“艺术家”、“企业主”和”投资者”中做一个选择,并重点投入。
当你围绕自己的优势做事时,你关心的不是竞争,而是能否真正着眼于长期目标,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亚马逊 CEO 贝索斯说:“不要管竞争对手在做什么,他们又不给你钱。”
他这样说道:“我相信,如果你要创新,你就必须愿意长时间被误解。你必须采取一个非共识但正确的观点,才能打败竞争对手。”
天赋的英文单词是 gift,我总是把它解读为“礼物”。你获得了一个礼物,却视而不见,是不是有愧于这份恩赐?
领导者本人不应以发号施令为自己的指挥原则,而应以发现人才、为之匹配合适的职责、激励其发挥出潜力为最重要的原则。
你需要在你的优势象限充分地发挥所长,甚至你需要在组织能做到某个垂直领域的唯一,这才是更好的人生战略选择。
什么是增长因素?即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你明年的收入比今年高?是影响力扩大、责任增加,还是能力提升,抑或只是服务年限增长,企业自然调薪?
当企业的见识落后于你的见识或者企业的格局限制了你的见识发展的时候,你很可能要考虑换一份工作。
钱不多不少,多到可以养家糊口,少到无法改变命运。这种规模的钱最具迷惑性,
人这一生,应该有一个最高目标,即改变命运,不断地改变既定的命运。小富即安没有前途,通胀和不确定性会打破你的所有小心思。从改变自己的命运开始,到改变家人的命运,再到改变更多人的命运。
对见识、能力和收入三要素的选择和阶段性取舍,就是你的人生战略,它能反映出你的格局,也决定了你的未来之路。
人生定位
我曾经问过李想(车和家 CEO),什么是智慧?他的回答如下:“我觉得就是知道自己内心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自己可以放弃什么,知道自己应对什么承担责任。内心自信,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说:“你需要深入地理解 filter(过滤器,请参考《长尾理论》),最有效的信息来源依次是:① 亲身体验;② 和优秀的人交流;③ 看经典图书;④ 网媒。
其实关于放弃的原则只需明确一点,即你最想要什么,为了你最想要的你可以放弃什么。
这就是互联网经济的根本秘密,以相对固定的总成本,去服务越来越多的人,从而获得边际成本递减的效应。
也就是说,不要拿自己固定的时间去换固定的钱,这个从长远来看是不划算的,因为你无法保证自己单位时间内的生产率一定会提高。
如果工作内容始终保持一样,那么你的技能也不会被动提高。如果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那么重复工作这件事情也是一个没有边际效应的事情。
终局思考力
当你能想清楚 5 年的恐惧和希望,你就不会焦虑于当前的恐惧和希望。
当你能想清楚 30 年的恐惧和希望,你就不会纠结于 10 年的恐惧和希望。
怎样从正面来定义自己的优势?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你擅长的(但并非你喜欢的);第二是有需求的;第三是能长期经营的。
我们应该不断回头看,把自己人生中的点连成线,尤其要问自己:是什么样的事情,总是在人生的“低潮期”带给你力量,带给你转机?
生活如果总是琐碎的话,生命也会变得琐碎。
想达到这个水准,你更需要改变自己对于时间的看法:时间尤其是自由时间是你一生最重要的资源。
所谓的自由时间,就是自己真正可以全权支配、全权负责,以完成自己使命为前提的时间。
价值投资
愿你做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因为财富本质上是智慧的副产品。
拥有护城河的公司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标志:有定价权。
简而言之,只要你在一些方面强过周围的 1000 人,那么你从这种“强”中即可获得一定量的收益。
过高的职业收入绝对是影响个人快速进步的最大障碍,因为这会让你患得患失,看到好机会时陷于既得利益,而无法做出明智的选择。
“八小时”之外的平行人生
所以,忙碌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以忙碌为炫耀的资本,身处忙碌而不觉得危险,甚至希望所有人都能更加忙碌。这是一种传染病,因炫耀而起,以蔓延为终。
自从我见过“最忙的一个人”陆奇,每周要花五六个小时阅读论文和图书,我就知道,闲暇其实是一种个人选择,相比忙碌,闲暇更难,更需要勇气和自律。
工作历练
因为最好的公司其实从不参与竞争,它们成功的关键是从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脱身。因为贴身肉搏只会带来无尽的焦虑和战略上的短视。
他们知道,赢是因为自己的组织强,输是因为自己的组织差,和竞争对手是谁关系不大。
站在职业生涯的角度看,每一个你服务的公司,都应该能成为你上升的阶梯,你要么跟对了人,要么涨了见识,要么挣到了钱。
记住一件事情:这个行业的顶尖公司一般不会以“顶薪”来吸引人,它的品牌、它的培养体系更加值钱。所以,在找一份工作时,你最好能明白一点,薪水差 20%不算什么,能进入这个行业的专业公司才是最重要的。
这体现在三个方面:永远能放下虚名,回到自己的本源;永远有好奇心,关心问题的本质;永远真诚,不势利。
我择业的标准是做有未来的事情,跟厉害的人,有足够的个人回报预期。
因为他知道,Amazon 也许会失败,但他在 80 岁的时候不会因为 Amazon 失败而后悔,反而会因为没有去做 Amazon 而后悔。
所有不愿意去体验产品、服务和情境,但又和你夸夸其谈的人,请远离他。
但是,所有的问题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获得答案的时间是无限长,那么相当于这个问题无解;如果获得答案的预期时间超越了时间限制,那么说明你不是那个能在限定条件下回答问题的人。
只有一种思维模型和框架的人,不是智者,而是容易被牵着走的人。容易被牵着走的人,是那些注定要被收割的人。
很多烦恼其实都是自寻的,如果能跳出来,站在更高的层次看问题,那么这些烦恼就不足以困扰你。
股神巴菲特多次强调能力圈的概念,他说:“我只喜欢我看得懂的生意,这个标准排除了 90%的企业。”
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要回答,我认为有两方面需要注意:第一,自己一定要有一技之长,如果所有关键的事情都是自己做,那么你不是管理者。如果所有关键的事情都是别人做,那么你是传声筒。
第三空间:让心成长
我总结过自己购物的第一考虑因素,并非买得起或者喜欢,而是是否能高频使用,即是否能给一个物品匹配上足够的时间资源才是我做购物决策的第一考虑要素。
乐观者认为人的每一天都是新生,而悲观者则认为人的每一天都更接近死亡。
曾以为所谓自由是对任何事情说“ No”的权力,后来才明白,自由是去做那些必须去做的事,完成必须完成的使命。
杰克·韦尔奇这样定义命运之域:你所擅长的事情和你真正喜欢的事情的交叉点。
活出自己的精彩
大部分人的悲剧不在于无法克服缺点,而在于没有真正发挥自己的优点,没有在优点上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资源。
他们本身的人生比较灰暗,习惯通过贬低其他人获得存在感甚至是快感。
他的口头禅是:用人就要用人的好,总是盯着他的不好,他能好才怪。
其实没有人在意你是谁,大家在意的是:你能给我带来什么价值?
第一,在公司和自己业余时间的事业中,永远以“为他人提供真正价值”为导向,而不要自嗨。
所以,人生就要像一盘小菜,不咸不淡,自己吃着开心,别人看着悦目。
升维思考
你会经历从“只见自己”到“看到众生”和“看到终生”的转变。
美团点评创始人王兴曾经引用过一句话:“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是愿意做任何事情的。”这句话虽然残酷,但非常真实。
所以,回到明年的誓愿本身,最难的不是想“我要做什么”,而是想清楚“我可以不做什么”。
而《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把财务自由定义为“在不需要工作的情况下,资产能够维持一生的基本需求”。
回到大家喜欢谈论的财务自由本身,我认为其实质并非金钱的多少,而在于时间,我甚至认为所谓财务自由的本质就是拥有足够的自由时间,即不再需要通过出卖自己的时间去获得收入,而是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去做自己必须要做的“那件事”——命中注定需要自己去完成的事情。在做那件事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生命真正的意义。
原因很简单,人生价值最大化的前提是你去做命中注定的事情,并全情投入。而在这种状态下,你必然很快乐。
面对是指不否认、不逃避,承认自己目前处于不适的状态;接受是指以不对抗的心态去面对不好的状态,接受这件事情已经发生,接受自己不适,接受这件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接受这件事情在此时发生;飘然是指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来旁观自己,甚至可以想象自己思想出窍,能飘在空中观察自己,看看自己的种种不适;等待是指安静地、有耐心地等待好转。
观察你所遭遇的一切,接受事情已经发生,以客观的角度去描述事情的细节,冷静地对待,然后让时间给你更好的答案。
正视自己
前述硅谷之行给我的重要启发之一就是要不断努力提高层次,而不是在低层次上辛苦。天上一日,地上千年,说的就是这个差别。
VUCA 是 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 Ambiguity(模糊性)四个单词的缩写。
我们无法选择避免 VUCA 的环境,但是我们有更加聪明的方法去对待 VUCA,那就是放弃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用快速推陈出新的不完美,去不断获取更好的结果。
复盘机制:如何把每一次意外和跌倒都当成机会
第二,不要纠结于对与错,而是要把重点放在“我能从这种错误中学到什么”,最好深刻到刷新认知。
现代人有两个切肤之痛,第一是在无关小事上分散太多注意力;第二是在关键大事上缺乏行动力,投入资源也不够。
人的劣根性在于:给点糖就会觉得生活很甜蜜,缺少足够的动力去面对人生是残酷的这一本质。
只有那种让你产生了恐慌、产生了沉重焦虑的坑才有真正的促进作用。
车和家的创始人李想说过:“对外关注探索,就不那么烦躁;对内关注成长,就不那么焦虑。但是,烦躁和焦虑都是永远发生的,我们要做的是减少时间周期。”
通过痛苦来成长,这是通往自由的唯一途径。
(2)我们不了解自己。对身体、心理、智力方面的各种规律我们都知之甚少。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滥用身体、透支身体。意外爆发只是问题堆积到一定程度后的自然结果。
在客户看来,坦诚的人,即使说“No”,也是很值得信赖的人。并且,在艰难的时刻,和客户交心,也是一种获得信任的好方法。
内心很容易保持平静的人,总是给人一种淡定感和可靠感。冷静则是一种方法论,能让你面对复杂的局面,让你可以忽略各种噪声,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一,解铃还须系铃人:明确谁是真正的客户,和这个客户直接沟通,了解其需求后形成方案,千万不要再等二手消息。
那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裂缝,而那些同样在寻找答案的人就是光。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的含义是每天像个卒子一样前进一点点、进步一点点,终会有所成就,任何功夫也不会浪费。
“您觉得一个人怎样生活才更有意义?”芒格说:“其实挺简单的,过好每一天就行了。
如果你从来没有尝试过长时间每日重复一件事情,你对查理·芒格这段话的理解可能会落到“坚持”二字上。但是通过多次实践你会发现,所谓的坚持最重要的其实是开始第一步。而且这第一步必须在今日踏出,而非明日或“回头”,更不是“等条件成熟时”。
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人习惯等待,等待条件成熟时,等待水落石出时,等待风平浪静时,等待所有的风险都看尽时。这不是等待,这是拖延,是逃避。因为这种躲避能让自己体会到安全感,殊不知,这样追求极致安全的同时,你也丧失了巨大的机会。
其实恢复的标志不是我一下子完全好了,而是一旦碰到焦虑,我能很明显地感知,并且能让自己接纳这种焦虑,接纳这种不适,不去过分在意。
第一个启发:内心平衡需要从自身找答案。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有很多人跳槽时说得意气风发,但是仔细去追问,其中 90%以上都是因为经济因素。动力和压力都是来自房子和孩子。
这让我意识到,除了竞争,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反观自己的内心,正视自己的困惑,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感悟,从而发现另外一个自己。
即每个生命都自有其意义,我们的使命就是发现这种意义并且活出这个意义。发现意义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工作(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第二种是爱(关爱他人);第三种则是经历苦难。
每日践行:思行合一才能快速前进
车和家的创始人李想提过一个观点:一个公司必须非常明确地知道两点:第一,自己想要什么;第二,自己的客户是谁。
人和人最终的差别会体现在认知和品位这两件事情上,而这两件事情都可以通过体验好产品、体验前瞻性产品逐步积累
更进一步,如果你最近一段时间读书散漫,没有目标,那么说明你近期的人生目标也不明确。
很多人喜欢沉浸感,但沉浸感是一种很昂贵的体验,需要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长度,需要前戏,也需要后戏。
终身学习:人生最重要的能力
书中讲所有游戏都有四个决定性特征:目标、规则、反馈系统和自愿参与。
你需要认可这件事情对你人生的重要意义,通过日复一日的坚持,逐步提高技能,最终发现超越辛劳的乐趣。
首先,关于家庭财政问题,工薪阶层无论挣多少钱,都不会觉得自己收入高。一次大幅涨薪带来的愉悦和满足感,会在三个月内消失殆尽。
此时,放下压力,卸下重担,远离欲望,忽略恐惧,直达自己的内心,不断地追问: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排在第一位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需要做什么样的牺牲?我要放弃什么?我要抵制什么样的诱惑?
与一个正在升起的平台共同成长,共同成就,共同成功。
从每日微运动这件小事我得到的最大启发是:高频小量远胜于低频大量。
除了投资之外,和自我提升相关的几乎所有领域,都适用高频。重要的事情最好每天都做,因为你的一生是由你每天做的事情所定义的。
在经过纷繁复杂的一天之后,如果不能安静下来问自己这个问题,那么说明你无法对一天的发散做一个了断,无法收敛。无法收敛的一天注定是混乱无章、低效疲劳的一天。
所谓的领导者,是能在大家混乱时挺身而出,带领大家收敛的人。所谓的学习者,是能在一天的忙碌之后,主动收敛的人。
悦纳自己:这是给你的唯一恩赐
朋友,如果你此刻非常辛苦却又不快乐,那只有一个原因:你在追求一个错误的目标,你在试图追求别人定义的成功,而不是真正地去思考自己来到这世上的原因。你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独一性,以及这种独一性的价值。
再没有什么比一辈子“不务正业”更快乐的事情了!
只是没有媒体喜欢报道这些正常的厉害的人,貌似读者也不喜欢看正常的厉害的人。他们无法接受这些人看起来也在过和自己一样的正常生活,但他们这么成功而自己依然如此普通。
我们在年轻的时候总会追求很多东西,包括金钱、职位、名利。但是后来发现,这些外部的认可很难得到,但很容易被剥夺。
经历种种煎熬之后,有些人终于发现,其实真正的幸福感来源于“当下正在做的事情正是我内心想做的,并且我内心想做的事情给我带了最大的回报”。
其实高效的根本秘密就在于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一个人是否进入中年,只需要看他是否接受如下理念:我就是这样了,生活只能如此。认同这种理念的人,从心理上来说,已经告别了青年,迈入了中年。
多维人生:你的人生有更多种可能
我之前提到的理想——站着挣钱,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太过遥远,压垮他们脊梁的并非房子,而是过高的欲望。
但是,我们的文化中,对于责任、意义强调过多,对于乐趣过于忽视,甚至特别推崇“存天理去人欲”。这造成了很多人工作很努力甚至是拼命,但是快乐不足,过于沉重。当然,说过“存天理去人欲”的那个人同时又说过“人欲即天理”,这说明他的内心也是矛盾的。
人生不过 3 万天,读这本书的人中绝大部分已过了 1 万天,也有不少人接近中位数,让我们花一天时间来想想生命本身。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没有人不在意自由,但是只有少数的人才有资格享有自由。这种资格以有多份收入为前提。
作为 20 世纪 50 年代出生的人,在他们的童年和青年时代,过分地有个性是危险的信号。而随大流、不出头则是保平安的法宝。我是他们唯一的小孩,他们自然希望我能平平安安,而不是冒着风险出人头地。所以,“乖”成了他们的口头禅——因为乖就意味着平安。
祝你真正长大,摘掉“乖小孩”的头箍。你必须改变,你不变,你的小孩会重复你的老路。
努力的目标并非超越他人,而是让自己无悔
换言之,我们其实无需和任何人比,只要充分地满足自己的好奇心,钻得足够深,坚持得足够长久,相信得足够坚定,我们就一定能比不付出的自己收获更多。
后来我想起《傅雷家书》中的一段话:“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折腾并非瞎闹,而是对这个世界永葆好奇,直到终老。比如我自己,我计划这样跑下去,直到无法跑动;我计划这样写下去,估计会到终老的那一天。
戴维·希尔说:“生命仅有一次,我们只有活得义无反顾,才能活得无可替代。希望我们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能纯粹而热烈地活着。”
人生不止于谋生
所谓自由,并非对无聊生活说“No”的权力,而是真正理解生命的感召,顿悟自己人生的使命,去把更多的时间奉献于此。
第三,能力,能力是指有稳定的概率可以直达本质,而不是一次碰巧。这个是实实在在的,表明这个人掌握了可以重复的本领。
你要去寻找和创造这样的环境,让自己有机会和厉害的人对话。当然,前提是你自己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仰望是没有用的,要不断锻炼自己,这样才有和高手切磋的机会。
有一句话叫“You are what you eat”,意思很直白,就是你吃的东西,造就了你的身体。
关于财务自由的问题,也非常适合拉长时间去思考,不要想 5 年后退休,想象 30 年后自己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什么?有多少收入来源?是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地增加收入还是减少收入?什么样的收入可以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增加?
但是,基于复杂的公式,我们很难看到事物的真相。所以我们有必要做抽象,即剥离绝大多数影响因素,只思考最基本的事实。